很遺憾,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,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!
面對逐年升高的發病率和低齡化的發病趨勢,慢性胃炎的治療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,合理的臨床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,提高生活質量,并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[1]。隨著臨床上對慢性胃炎病因機制認識的加強和診療技術水平的提高,慢性胃炎的治療方式也在不斷進步,化學藥物治療是目前常用治療手段。那么化學藥物治療是否可以完全解決慢性胃炎的臨床問題呢?
一、慢性胃炎的中醫辨證
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,其實質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后,由于部膜特異的再生能力,以致黏膜發生改建,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,甚至消失。上要癥狀特征有上腹部疼痛、院腹脹問、飽脹、燒心、惡心、嘔吐及食欲不振等。本病十分常見,占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%~90%,男性多于女性,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。慢性胃炎屬中醫的“胃院痛”、“胃痞‘等范疇。
二、慢性胃炎的病因病理
本病病位在胃,與肝、脾、胃等臟腑有關。本病的發生多與飲食不節和情志失調有關??梢蚴仁承晾?。長期飲酒、飲食生冷,損傷脾胃;或因憂思傷脾、忿怒傷肝,肝胃不和,均可導致本??;若進一步發展,或氣郁化火,傷及胃陰,胃失潤降;或脾陽虛弱,失于溫煦;或病久傷絡,血脈瘀滯;均可導致脾胃升降失常。
1.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癥狀,癥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并非一致。大多數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部隱痛、食欲減退、餐后飽脹、燒心、惡心、嘔吐等。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、消瘦、舌炎、腹瀉等。個別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,并可有出血。
2.胃鏡檢查是確診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。在直視下根據形態可分為三型:淺表性胃炎、萎縮性胃炎、糜爛性胃炎;根據部位可分為胃竇炎、胃體胃炎。
3.實驗室檢查
(1)胃酸測定:淺表性胃炎胃酸正?;蚱?,萎縮性胃炎則明顯降低,甚至缺乏。
(2)血清胃泌素含量測定;胃竇炎含量一般正常,胃體胃炎常升高,尤其惡性貧血者上升更加明顯。
(3)幽門螺桿菌檢查:陽性者提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。
(4)其他檢查:萎縮性胃炎血清中可出現壁細胞抗體、內因子抗體或胃泌素抗體。x線鋇餐檢查對慢性胃炎診斷幫助不大,但有助于鑒別診斷。
三、辨證分型
1. 濕熱互結癥狀
胃脘疼痛灼熱,院腹脹悶,泛惡,干嘔,渴不欲飲,口苦口臭,尿黃,腸鳴漉漉,便溏或便秘。舌質紅,邊尖深紅,苔黃膩,脈滑數。
證候分析:濕熱內結,氣機不暢,故見胃脘疼痛灼熱,脘腹脹問;胃氣上逆測感泛惡,干嘔;濕熱內盛,津不上承,故有渴不欲飲,口苦口臭;濕熱則尿黃;濕熱傷及腸道,傳化失常,故有腸鳴漉漉,便溏或便秘;舌質紅,邊尖深紅,苔黃膩,脈滑數均為濕熱內結之象。
2. 肝胃氣滯癥狀:
胃脘疼痛,連及脅肋,脹悶不適,食后尤甚,噯氣嘈雜,嘔惡泛酸。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弦。
征候分析:肝失疏泄,氣機不暢,則見胃院疼痛,連及脅肋;肝氣橫逆犯胃、胃失和降,可有脹問不適,食后尤甚,暖氣嘈雜,嘔惡泛酸;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弦為肝胃氣滯之象。
3.脾胃虛寒癥狀:
胃痛隱隱,喜暖喜按,食后脹滿,嘔吐清涎,納食減少,腹瀉便溏,四肢酸軟,畏寒喜暖,面色不華。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細弱或沉細。
證候分析:脾胃陽虛,脈絡失于溫養,故有胃脘隱痛;虛則喜按;寒則喜暖;脾虛運化遲緩,水飲停胃,故有食后脹滿,嘔吐清涎,納食減少,腹瀉便溏;
脾主四肢,脾虛則四肢酸軟;陽虛則生內寒,可有畏寒喜暖;面色不華,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細弱或沉細為中虛有寒,脾陽不振之征。
4.胃陰虧損癥狀:
胃脘疼痛隱隱,似饑而不欲食,食后飽脹,干嘔噯氣,口于舌燥,渴喜冷飲,便干。舌紅少津有裂紋,脈細數。
證候分析:胃陰受傷,胃絡失養,故見胃脘疼痛隱隱,似饑而不欲食;胃失和降則食后飽脹,干嘔噯氣;陰虛津少則口干舌燥,渴喜冷飲;腸道失潤則便干;舌紅少津有裂紋,脈細數均為陰虛之象。
5.淤阻胃絡癥狀:
胃脘刺痛,痛有定處拒按,便血色黑。舌質黯紅有瘀斑,脈細澀。
證候分析:氣滯則血瘀,血瘀有形,可有胃脘刺痛,痛有定處拒按;血脈受傷,可致便血色黑;舌質黯紅有瘀斑,脈細澀均為瘀血內結之象。
四、五行波生物電治療
1、電按摩(使用疏通膏):***8,疏通任脈,脾經,胃經,每個經絡9遍
2、電磁灸(使用導入膏):***7,導入藥物至脾俞、胃俞,每次30分鐘
3、電針灸(使用冷敷貼):***10,內關、中脘、足三里,太沖,梁丘,每次20分鐘
4、電熏蒸(使用三香石斛膏):專用藥物熏蒸中脘穴30分鐘。
【療程建議】10次為一療程,輕度1-2療程,重度2-3療程